到家附近的誠品書局看書,意外地遇見林百貨設計總監(也許是另外一個部門的總監?)的講演。
約在下午三點半,演講正式開始。
總監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男人,一開始甚至看著有些討厭,然而一開口就很有吸引力,令人全神貫注,或許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也代表魅力的先天不足還是可以靠後天努力來彌補。
或許也是因為和我向性相同的緣故吧?如果他一開口就讚揚國民黨時代的三七五減租,或許我會立即拂袖而去也說不定?
講演題目叫作:「林百貨的美好年代」,題目取材巴黎的三零年代,通稱「美好年代」,如果有看過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的人,應該不會忘記這對女主角而言是一個多麼有吸引力的時代。
大概同身為知識女性,我對此年代也有美好憧憬。
總之,「美好年代」是一個令人值得玩味的名詞,並不單單只是想要說明這個年代有多耀眼多美好,而是一個確切的、有根可循的歷史典故。
可是,林百貨既然身為日本人在台灣創立的百貨公司,為何又和巴黎推拖拉扯上關係呢?
大概是在1851年時,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倫敦用鋼筋和玻璃建造了獨一無二的「水晶宮」,在裡頭舉行萬國博覽會。雖然後來水晶宮在倫敦大火(您們知道,就是動漫「黑執事」裡惡魔與天使的交戰)當中燒掉了,但是其建築結構卻成為法國人設想「百貨公司」此概念的雛型,並在同一年在巴黎創立Le Bon Marché(樂蓬馬歇百貨),室內裝潢很明顯看得出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現在部份重新改建過,不過仍舊維持其一貫風格,據說現在在法國是一間貴婦級百貨公司,然而當初的設計概念卻是像萬國博覽會一樣,能夠讓一般民眾也入內參觀。
由於日本積極歐化,就連政治體制也採用和歐洲一樣的內閣制,因此在當時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的台灣,不可避免地也成為十分高度文明化的殖民地,由日本人林方一開設的林百貨與臨近街區,在當時稱為「末廣町」,也被稱為「台南的銀座」。至於鐵路什麼的歷史課本確實說過由清廷劉銘傳「引進」,而由日本人將其「完成」,然而,據這位總監獲得的資料而言,事實大有出路。正確來說,劉銘傳當時引進的鐵路,由於相關技術不足的緣故,根本就不能用,所以日本人所完成的鐵路系統,其實是先把劉銘傳的拆掉,他們再重蓋,算是一種「打掉重練」的概念,而且當時台南鐵路的密集度好似如今的台北捷運,因此,以建設文明度來看,誰比誰對台灣還有貢獻還很難說。
當時的台灣人對於學習也十分感興趣,許多人紛紛到歐洲,尤其是德國去留學。此外,我最感興趣的地方就是「讀報社」的設置了,這裡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並為民眾作出解讀,又因為日本當時廣泛翻譯各國書籍(現在仍舊如此),也有許多文學作品被台灣民眾所認識。總監此時舉了一例,問在場聽眾知不知道巴勒斯坦在哪裡?「加薩走廊」和「巴勒斯坦」分別在哪?為何以色列一直要爭奪巴勒斯坦呢?而巴勒斯坦的基本教義派他們的主張又在哪裡?(或許我連題目都記錯了?)在場沒有任何人答得出來,或許是因為和我們的生活離太遠的關係吧?現代台灣人,除了知道昨天的「康熙來了」小S又搞了什麼笑、「甄嬛傳」名言是哪幾句,或者是又出了啥偶像劇哪個男星比較帥以外,有些連新聞都不看。好一點會按自己的興趣看新聞、High-class一點的頂多會看些股市新聞、古玩解析、股市分析,有在玩美股或境外基金的倒是會看些國外新聞,然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種高度危險的長期戰亂又沒啥資源的國家,很少人會買它的股票還有基金,就算它滅國世界的原物料也不會斷,除非你有極虔誠的基督教體系信仰(比我更high-class的當屬此種人),不然誰會關心當今聖戰的問題?也因此,巴勒斯坦問題的被關心度,事實上比到底能不能在外太空發現生命這種科學問題的被關心度還要低。
然而,據說美好年代的台灣人,因為有了讀報社的關係,就連在街頭賣菜的大嬸也能將此類問題說得頭頭是道,因此,我假定,台灣從被日本統治到二次大戰前夕,那個時代,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民眾的求知慾以及平均知識水準甚至比如今更甚。
也因為自由風氣的盛行,台灣人啥話都敢說,啥事都敢做,不但聚眾要求台灣獨立建國,在婚姻上也崇尚自由戀愛,有了些像是蔣渭水、蔡培火、杜聰明這樣子響噹噹的人物做領頭,重點是,沒有任何人因此被殺。講到這裡,就讓我想起以前參觀台灣文學館時,看到的二二八特展,當時和中國官員談判的精英份子都被殺了,由此可知,自稱為「泱泱大國」的中國人氣量還不比倭寇。
話說我聽到這裡就被我爸拖走了,因為雖然他也對這個講演很感興趣,但是回家的時候到了,很遺憾不能繼續聽完,不過也要告訴大家,下週林百貨就要正式開幕,不妨闔家去走走,或許會發現有趣的事物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