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非文學類評論與心得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俄羅斯的一些小小常識》(2

 

〔議會程序〕

 

俄羅斯會議和慣例在大陸模式之後被組織,而不是自有的。第一個議案經常是官員和常務委員會(presidium)的選舉。常務委員會是一個首席的委員會,由會議中的團體和政治派別的代表組成,按他們的人數比例分配。常務委員會安排議程,它的成員可被總統邀請以擔任暫時的主席。

 

每個問題(vopros)以一般形式被陳述且再來被討論,且在討論結束時,解決方法被不同派別提出,且每一個問題分別投票。議程可以是,且經常在前半個小時之內被解決。「緊急」的藉口,群眾幾乎總是買單,任何一個與會者可以起身且在任何議題說任何話。群眾控制會議,特別是在講者藉由警鈴維持秩序時,並認識講者。在不同團體和政治派別的核心小組完成幾乎所有會議的真實工作,他們的投票幾乎是一致的,並且代表議會領袖。然而結果是,在每個重要的新議點上,或投票上,該會議會休息,以讓不同團體和政治派別組織核心小組。

 

群眾極度地喧鬧、歡呼或質問講者,壓倒一切常務委員會的計畫。在慣常的喊叫聲之間是:「Prosim(請)!請!繼續!」「Pravilno(對的)!」或是「Eto vierno(這是真的)!這是真的!對!」「Do volno(休息時間)!夠了!」「Doloi(痛嗎)?同意他!」「Posor(恥辱)!恥辱!」和「Teesche(茶)!安靜!不要吵!」

 

〔民間組織〕

 

  1. 蘇聯共產黨(Soviet):名詞Soviet意指「理事會」。在沙皇之下,國家的帝國理事會被稱為蘇聯共產黨狀態(Gosudarstrennyi Soviet)。然後,自從革命開始,Soviet這個術語已涉及關聯到一些形式的議會,藉由工人階級經濟組織的成員選舉出——工人、士兵,或農民代表的蘇聯共產黨。我已因此節制用以描述這些機構的措辭,且不論它發生在何處,我將其翻譯為「理事會(Council)」。

 

除了地方性蘇聯共產黨,在俄羅斯的每個城市、城鎮和村莊——以及在大城市舉辦選舉之外,也有地區性(Rationary)蘇聯共產黨——也有區域或區或省(gubiernsky)的蘇聯共產黨,以及在首都的全俄羅斯蘇聯共產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稱呼來自於它的初始名稱「查耶卡(Tsay-ee-kah)」(見以下,「中央委員會(Central Committees)」)。

 

工人和士兵代表的蘇聯共產黨在三月革命之後,幾乎在任何地方團結得非常迅速。然而,在關於他們特別感興趣的特別事務上,持續單獨會晤工人和士兵部門。農民代表的蘇聯共產黨沒有加入其他兩個部門,直到布爾什維克政變之後。他們也像工人和士兵一樣,與首都內的全俄羅斯農民蘇聯共產黨的執行委員會一道被組織。

 

  1. 交易聯盟(Trade Unions):雖然大部分產業情況良好,俄羅斯勞工聯盟依然被稱為交易聯盟,且在布爾什維克革命當時,擁有來自300400萬個成員。這些聯盟也在全俄羅斯機關被組織,一種勞工的俄羅斯聯邦,它在首都擁有它的中央執行委員會。

 

  1. 工廠—商店委員會(FactoryShop Committees):這些是自發性的組織,在工廠內被工人創造,企圖控制產業,掌握革命後被瓦解的管理優勢。他們的功能是藉由革命行動去接管和運作工廠。工廠—商店委員會也有他們的全俄羅斯組織,伴隨在聖彼得堡的中央委員會,和交易聯盟合作。

 

  1. 杜馬(Dumas):字詞Duma意指大略上是「審議機構」。舊帝國杜馬,在革命後持續了6個月,以民主化的形式,在1917年九月自然死亡。城市杜馬(City Duma)在此書中指涉的是再組織的市政理事會,經常被稱為「市政自治政府」。它採用直接選舉和秘密投票,且在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只有一個原因會無法集合群眾,那就是在影響力上,所有純「政治」代表都在基於「經濟」團體的力量逐漸成長下普遍減少。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俄羅斯的一些小小常識》(1

 

〔政黨〕

 

雖然在制憲議會的選舉之中,聖彼得堡擁有17張選票,一些省城則多達40張選票;但是隨後的目標總結和政黨組成則被限制於此書提及的團體和派系。只有他們的程序基礎和選區的一般特徵會被注意到……

 

1.      君主主義者(Monarchists):其他名詞,「十月主義者」等。這些一度勢力龐大的派系不再公然存在;他們要不是在檯面下工作,不然就是讓其成員加入「軍校成員黨(Cadets)」,軍校成員黨按照級別支持其政治綱領。此書代表人物:羅將柯(Rodzianko)和舒爾金(Shulgin)。

 

2.      軍校成員黨(Cadets):稱呼來自於它初始的名字,制憲民主黨。它的官方名稱是「人民自由黨」。在沙皇之下,由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者組成,軍校成員是最偉大的政治改革黨,大致類似於美國民主黨。當革命在1917年三月爆發時,軍校成員黨成立第一個臨時政府。軍校成員黨內閣於四月被推翻,因為它自己宣布偏好聯盟帝國的目標,包含沙皇政府的帝國目標。因為革命變得愈來愈像一種「社會經濟」革命,軍校成員黨變得愈來愈保守。此書代表人物:米留科夫(Miliukov)、維納韋爾(Vinaver)和沙茨基(Shatsky)。

 

2a. 公務員團體(Group of Public Men):在軍校成員黨變得不受歡迎後,透過與科爾尼洛夫的反革命者的關係,公務員團體在莫斯科成立。公務員團體的代表在後克倫斯基(Kerensky)內閣中得到大臣職位。該團體自己宣布為無黨派,雖然它的知識份子領袖是像羅將柯和舒爾金一樣的人。它由更多「現代」銀行家、商人和製造業者組成,有足夠的知識去理解到,他們必須使用自己的武器——經濟組織,去對抗蘇聯共產黨。該族群代表:利亞諾佐夫(Lianozov)、科諾瓦洛夫(Konovalov)。

 

3.      左翼民粹主義黨(Populist Socialists)或勞動人民黨(Trudoviki):在數量上是一個小黨,由保守的知識份子、合作社領袖,以及保守的農民組成。他們自稱是「社會主義者」,「民粹主義黨」實際支持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團體,如職員、店主等。勞動人民黨的協商傳統的繼承者們在第四帝國杜馬藉由直系血統,由大量的農民代表組成。克倫斯基是當1917年三月革命爆發時,勞動人民黨在帝國杜馬的領袖。左翼民粹主義黨是國家級黨派。他們在書中的代表人物是:佩許科漢諾夫(Peshekhanov)、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4.      俄羅斯社會民主勞動黨(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起初的馬克思社會主義者。在1903年黨議會成立時,該黨在戰略問題上分離,成為兩個分支——多數(布爾什維克),和少數(孟什維克)。來自這些突然出現的名字「布爾什維克黨」和「孟什維克黨」——「大多數的成員」和「少數的成員」。這兩黨變成兩個分離的黨,兩者同時稱為「俄羅斯社會民主勞動黨」,且同時自稱為馬克思主義者。自從1905年的革命以來,布爾什維克黨成為真正的少數,又在1917年九月再次變成大多數。

 

a.      孟什維克黨(Mensheviki):這個黨包括所有差異甚微的社會主義者,他們相信社會必須藉由自然演變進步到社會主義,且工人階級必須先克服政治力量。國家級政黨亦同。這是社會主義知識份子的政黨,代表:所有的教育手段已經被資產階級抓在手上,知識份子本能地反應他們的訓練,且偏袒資產階級。他們在這本書的代表人物是:丹(Dan)、利伯(Lieber)、策烈鐵里(Tseretelli)。

 

b.      孟什維克海外黨(Mensheviki Internationalists):孟什維克黨、海外黨和反對所有聯合資產階級的人組成的側翼;但是不願意打破保守的孟什維克黨的僵局,且反對由布爾什維克黨鼓吹的工人階級的獨裁。托洛斯基是這個團體的長期成員。他們的領導者:馬爾托夫(Martov)、馬丁諾夫(Martinov)。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隨著美國與其附庸國戰勝COVID–19,以及中國隨之而來的解封,突然之間,經濟代替抗疫成為了國家的施政主軸,因此我要介紹一本小書,這本書的名字是《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走向與投資策略:當通貨緊縮步步逼近,如何布局才能兼顧穩定與收益?》,希望可以在這篇文章中初步探討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的可行方案。

 

這本書由韓國經濟學家洪椿旭所著作,我已看完全書,但是由於往後發生的事情不似這本書的預言,因此從略大綱。

 

他的經濟觀點是,由於疫情緣故缺少了人,因此通貨緊縮是可能發生的事情,他當時的想法應該是,由於通貨緊縮的緣故,所以美國政府會繼續大力降息好應對通貨緊縮,然而他似乎沒有預料到今年二月初發生的俄烏之戰,由於這場戰爭,石油與糧食大漲,因此造成人為性的通貨膨脹,反而促使美國政府啟動升息循環,這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目前美國升息循環仍在進行式,在政府緩慢應對美國升息的狀況下,台幣則對美元相對貶值。

 

然而就經濟學正統理論而言,這位專家的看法也是相對正確的,他認為要應對疫情造成的通貨緊縮的方式,就是釋放大量的資金與流動性,只是他畢竟錯估了俄羅斯這隻絕美危險的黑天鵝帶來的風險。先不論各國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地域危機的各自立場,這場戰爭基本上帶來的是所謂的「人為通貨膨脹」,雖然根據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的某些篇章,我們的確可以預估在戰爭之後,經濟會重新繁榮與昌盛,並且促進新文化的誕生。可是既然現在仍處在戰爭之中,或許關注國際關係的角力、糧食安全與國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再來這是我對於俄烏之戰的觀察,我發現,當承平時代出生的新人類遇到戰爭時,他們最首要的反應居然是興奮如同參與球賽、電動玩具或是手遊,好似著名美國文學《飄》之中描述南北戰爭中南方人民的初始反應,所有人踴躍捐錢、捐物資、參與大小戰役,但是最後仍然敗北,南方敗北的代價就是變得貧窮與缺乏食糧,人民有了餓死的危機與染上疫病的風險,這就是戰爭的代價。

 

可說,如果您是芝加哥學派,自然會希望發生戰爭,因為戰爭即代表一場權力與資本的巨大轉移,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平民,自然不希望發生戰爭,可說,戰爭在人們眼中不只是戰爭,有的時候代表了機會,更多時候卻代表了往後的動盪不安。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克爾傳》心得評析

安格拉.梅克爾是一位東德物理學家,她來自一個牧師家庭,並且受到蘇聯教育長大,俄文和德文一樣好,因此曾因此受邀去俄羅斯遊學作為獎勵。然而,身為科學家的梅克爾最終踏入政壇,據梅克爾的自述,她認為:「我曾是一名優秀的物理學家,但沒優秀到可獲得諾貝爾獎。」

她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從1989年十二月開始,柏林圍牆倒塌後一個月,低調邁入政壇,她受到當時的西德總理柯爾賞視,政治聲望扶搖直上。柯爾的政治生涯以一篇文章作結,題目是〈柯爾所作所為傷害了基民黨〉,文章署名:安格拉.梅克爾。柯爾的下台間接除掉了梅克爾的黨內競爭對手蕭伯勒,柯爾的愛將,梅克爾的師兄。

梅克爾可說是一位低調的悍將,在選上第一任總理之後,在經濟上最著名的政策是關閉核電廠並且發展綠電,同時打擊國內支持綠電的綠黨,概觀上述,我認為這就是梅克爾,她受益於過去的科學訓練,做一件事可以收取多重效益,抓緊自變項,並且準確控制多重依變項。

梅克爾在政治觀點上卻相對保守,不似從前德國總理的強悍,國際上,她反對戰爭,在任內積極補償猶太民族,接納敘利亞難民,親近民主黨的歐巴馬,遠離川普和普丁等野心家,她的親中政策間接造成中國興起,也引起美國警覺。在國內,她打擊假新聞和激進右派政黨,她的主要對手是另類選擇黨,這是以過往極右派意識為主要訴求的政黨。

然而隨著梅克爾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換得的是基民黨愈來愈低的聲望,梅克爾警覺到,是該急流勇退的時刻了。華麗的轉身之後,她選擇回歸平淡,與丈夫紹爾一起出門去劇院看戲時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她是安格拉.梅克爾,她是優秀的德國總理,然而她樂於扮演平凡妻子的角色,並且喜歡做家事。她在任內的作為深刻影響德國與整個歐洲,卸任之後的梅克爾回歸平凡,我欣賞梅克爾的勇氣,她始終貫徹如一,一步一腳印認真做好每件小事,從而成就大業,她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也是一個成就非凡的人,我尊敬梅克爾。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認為尼采是對的,他提出的很多學說,即使在現代看起來,依然富有新意,我認為他的學說其實和馬基維利相似,都是一種政治學。

以下取自維基百科:

「作為身具影響力的哲學家,對尼采思想的研究卻可能是在當代哲學界缺乏共識的領域。人們可以容易的看出尼采提出的主要概念,但這些概念背後的真正涵義、以及這些概念的重要性先後都是相當具有爭議的。尼采曾知名的提出「上帝已死」的主張,而這種上帝之死不是爲了形塑成激進的觀點主義,便是迫使讀者接受「真相」永遠是具有既定觀點的主張。尼采也區分主人-奴隸道德說,主人的道德是來自於對生命的頌揚,而奴隸的道德卻是來自於對前者的憤恨。這種區分方式直接指出「好與壞」與「善與惡」兩種道德標準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在主人道德中的「好」卻在奴隸道德中被視為是「惡」。
從道德與倫理引發的各種爭議也因此可以被歸屬為心理學的領域,尼采提出的觀點主義可能減少知識論在心理學界的重要性。尼采作品中頻繁地出現了「權力意志」的概念,在最基本上,尼采曾主張意志的力量在解釋人類行為上要比柏拉圖學派的愛慾(Eros)概念、叔本華的「生存的意志」、或是功利主義的道德主張都要來的清楚有力多了,但若從這個概念進一步延伸,尼采的涵義究竟為何則仍有爭議。

許多尼采的哲學思想都帶有批判性的風格,尼采常受到「缺乏一套建設性的體系」的批評。然而,尼采自己曾表示他不認為哲學本身可以建構一套思想體系,在《善惡的彼岸》的序言中他指出許多以教條原則建構哲學體系的思想家帶有的往往只是普遍的偏見罷了(例如靈魂的概念)。不過尼采也有一些帶有建設性色彩的概念例如超人說以及永恆輪迴,尼采認為超人是人類以及個人可以靠著自己力量達成的目標。」

我認為尼采最有價值的學說是這三個:

*上帝已死---說明了權力的易變性。

*主人-奴隸道德說---說明了人們認知的道德往往並非真理,而是一種法律,一種處世的規則,而並非真正的道德。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鄧小平傳》看到85/600頁,第二章看完。這章描述鄧小平從中法勤工儉學計畫中的窮小留學生,加入在法中國共產黨的秘密會社後,開始進行共產工作,後來莫斯科接納了這群留學生,並讓他們上真正的大學,給予他們真正的知識。

因此務實地說,事實上鄧小平在法國只能說是在「遊學和文化體驗」,來到莫斯科之後才開始他真正的留學生涯,就某方面來說,他和後來敵對的蔣經國一樣,都是蘇聯訓練出來的人才,可見蘇聯教育的優越性,而且又比當時的西方世界更為平等,種族組成多元,因此可以接納當時備受西方歧視的華人窮學生並給予學習資源和豐厚的物質,兼容並蓄,這是蘇聯比法國更優秀的地方。蘇聯思想又比中共的思想來得多元深邃,或許是因為蘇聯是舉全國之力進行共產組織活動,成員有老有少,組織完整,而中共當時主要的成員都是青年,組織較為扁平化。

再來,我認為,事實上務實的鄧小平才是蘇聯真正欣賞的中國共產黨典範,毛澤東過於個人主義,沒有站在組織的角度為組織思考,也許是因為他接受的是不純粹的共產教育,而鄧小平直接去蘇聯學習過,所以其實鄧才是真正的根正苗紅!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剛看到這本書的68/600頁。我認為,鄧小平比起其他共產黨人,是一個十足十的務實主義者,這樣的人為何最後會擁抱一點也不切實際的共產主義,甚至成為共產黨的要人,我覺得有以下因素:

(1)鄧小平被資本主義拒絕,因為他沒有錢。

(2)中國當時勢力太弱,外國人歧視中國人。

鄧小平因為上述兩股力量的拉扯,導致他的知識來源都是中文與中國人,因為他在旅法期間都在工作求生存,因而並沒有學會法文。

(3)鄧小平的聰明同志(如:周恩來)紛紛看出資本主義的缺陷就是唯物至上,毫無人味,中國人最講究人情味,熟悉賒帳與祭祀公業的運作,這兩樣東西本質上就是共產,中國人熟悉共產,所以能接受共產主義,反之,資本主義對於中國而言才是新事物。

(4)鄧小平本身的能力讓他嶄露頭角,但是他的務實個性又讓他成為一個執行者,而並非過早成為一個規劃者,這一點的好處在,他因為認知自己知識不足,因此會虛心學習,因而成為一個基本學理豐富而不是半瓶水的領袖。也就是說,他是一個真正了解共產主義的人。

(5)共產主義有其較資本主義優越的性質,因為馬克思是一個窮學者,所以他務實與幻想兼具,《資本論》是一本對窮人有益,對於富人卻有害的書。它初期的論調很單純,就是拿富人的錢去補窮人的不足。但是對於如何進行的手段卻沒有詳細介紹,這是因為馬克思在還沒完成這本書以前就死了,一個不完整的好理論對於政治而言,比一個已經完成的爛理論還要糟糕。共產主義並非不好,而是因為它從來沒有被完成,因此才那麼危險,不然就理想和架構而言,我認為共產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鄧小平的優秀,就在於他的務實,他用務實補足了共產主義的幻想部分,我認為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爆買帝國》看到了301/884頁了,目前我看到的新部分是關於住房與房貸的問題。

以前的美國人大多是租屋,可是自從胡佛提出了「住房幸福論」的論調,愈來愈多美國人急切地擁有一個「自己的家」。也因此,銀行推出了像是在繳租金的房貸,初期只提供給大客戶,在英國更加寬鬆,甚至有95%的30年房貸,這些房貸不像在2008年時打倒英國經濟那樣子,在1930年代時反而讓英國走出了大蕭條時期。自有住房主義甚至影響了後期的蘇俄,後期的史達林主義也逐漸把住房與物質視為「可以讓人民幸福的事物」。

我認為可以從這個現象看出,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純粹是一種嚴重的通縮,而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反而是因為過度消費導致的大通膨而導致的災難。而目前的疫後經濟,我認為比較像1929年大蕭條,我個人認為我們真的應該要感謝川普,因為他看似瘋狂的降息減稅舉動,反而將美國與世界救出了經濟通縮的泥淖,川普總統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感覺他和美國的胡佛總統同等偉大!!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貧窮》 (3) 論適合窮人理財使用的財務工具
 
為了瞭解家庭如何靠極少的收入活下去,根據團隊做出的研究,有的追蹤農業社區的村民,其餘則研究城市居民,得到以下發現:
 
(1) 不論哪個地區,多數家庭很少一有收入到手就全部花光。家庭會想辦法管理金錢,有機會就存、有必要就借錢。在一段日子後,即使是最窮困的家戶,也以這樣的方式管理高比率的收入:他們會存下一些錢,或是拿去償還債務。
(2) 窮人動用五花八門的方法,把錢藏在家中、託別人保管,或是存進銀行機構;加入儲蓄社(savings club)、儲貸社(savings-and-loan club)、保險社(insurance club);或是向鄰居、親戚、雇主、放貸者、金融機構借錢。一般的貧窮家庭隨時處於各式財務關係之中。
(3) 理財對於窮人來說,其實是日常生活中相當基本、人們也深深理解的一件事。而判斷貧窮家庭能在多少程度上改善生活時,金錢管理是關鍵因素。
(4) 貧窮家戶想盡辦法管理微薄收入時,幾乎往往受不了現有理財工具的糟糕品質,最令人無法忍受的一點是可靠性低。因此如果能提供貧窮家庭某種更理想的理財工具,他們改善生活的機率絕對會大大增加。
 
因此做為以上理由所引導出的思路,這項財務工具必須:
 
(1) 必須能在每人每天兩美元的條件下,不僅讓桌上有食物,還能應付生活帶來的其他支出需求。
(2) 因為貧窮家庭的生活與優先順序,並非如想像中那樣,必須重新思考銀行與銀行業務的概念。
(3) 「微型金融」(microfinance)運動值得繼續深入研究。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貧窮》(2) 論窮人的金錢需求
“Portfolios of The Poor” (2) Discussion of the financial needs of poor

「貧窮線=每人每日不到兩美元收入。」
“Poverty line = every person earns lower than two dollars per day”

在2005年時,有26億人(世界人口的2/5)的收入情況落入這個範圍,這26億人中的9億人的收入更不到一美元。「一天兩美元」是指一段時間的平均,某幾天比較多,某幾天比較少,通常根本沒收入。
In 2005, there are 260 billion people (about 2/5 world population) whose income situation dropped in the range. There are 90 billion people in those population who even earned lower than one dollar. “$2 a day” means average of a period of time, some days more, some days less, and generally none. 

這些人大部分的錢會花在基本的必需品,尤其是食物,但同時他們依舊有以下需要:(1)確保每天都有得吃、有得喝。(2)緊急預備金。(3)醫藥費。(4)房子與家具、孩子的教育費用與結婚基金。(5)退休金。
These people have their money spend on necessary things, especially foods. However, they also have needs as below: (1) be sure everyday foods and drinks, (2) emergency reserve, (3) medical expenses, (4) a house and furniture’s, children’s educational expenses and marriage funds, (5) retirement pension.  

目前由政府與世界銀行主導的大型全國代表性經濟情況調查,或是小規模的人類學研究或專門的市場調查,全都不是為了解決此類問題而設計的。
As far, the big national representation financial situation investigations undertaken by governments and world bank (WB), or small scale anthropology researches or professional marketing investigations are all not designed for resolving these kinds of problems.

大型調查讓人大致了解生活條件,協助分析者計算全球的窮人數量,以及窮人每年的一般消費,但僅以有限的方式讓人了解窮人實際上如何度過一週生活:如何制定策略、權衡利弊、抓住機會。(量化)
The big investigations let people roughly understand life terms, assisting analysists to calculate poor’s amounts in the world, and poor’s generally consumptions annually, however, they only let people limit to understand poor how to live a week: how to make strategies, balance advantages and weaknesses. (quantity)  
 
人類學研究與市場調查,雖以較為貼近生活的方式檢視行為,但極少依據一段時間內定義明確的經濟行為,極少提供量化的數據。(質化)
Although anthropology researches and marketing investigations view behaviors with the way closer lives, but seldom according to a period time to define concrete economic behaviors, and seldom provide quantity data. (quality)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貧窮》書籍閱讀:書背整理
“Portfolios of The Poor” Reading experience (1): blurb

此書的作者群走訪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困村莊進行一年期的訪談,利用「財務日記法」協助受訪家戶記錄每日支出與收入情形。
The authors of the book visit the villages in Bengal, India, and South Africa, and undertaked one-year-period interview. They use "financial diary rule" to assist family respondents recording daily output and input situations.

日記呈現了出乎意料的複雜財務生活:窮人除了工作收入外,會大量利用各種非正式的財務工具,例如親友借貸、互助會,或是較正式的銀行微型貸款來周轉各種生活上的金錢需求,不僅能應付日常所需,還能存下緊急預備金並做出投資。
Diaries showed surprising complicated financial lives: poors in addition to salary or wage, they would use lots of informal financial tools such as relatives' lending, benefit society, or more formal banks' microcredit type to turnover every money needs in their lives. It can not only handle daily needs, but can save emergency reserve and do some investments.

來自受訪對象的經驗談中,不僅打破窮人一定是「日光族」或「月光族」的刻板印象,作者群更歸納出打擊貧窮的新方法與原則,例如微型金融若能提供方便、可靠、有彈性的服務,將能對窮人的經濟狀況帶來更大的幫助。本書除了提供金融機構作為參考,也替貧窮線以下的人們帶來一線希望。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respondents not only broke the stereotypes that poor people must be a "daylight" or "moonlight", moreover, authors attribute concrete new ways and principles of fighting poverty like that if microfinancial can offer convenient, reliable and flexible services, they will bring bigger benefits of poor. The book not only provid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suggestions, but brings hopes to the people under poverty line.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肉節二三事》

 

謝肉節(Maslenitsa),又稱送冬節、奶油週、薄餅週或起司蛋糕週,原來是俄羅斯多神教時期就有的俄羅斯傳統節日(俄羅斯春耕節),在俄羅斯信奉東正教之後,即「與基督教四旬齋之前的狂歡節發生了聯繫。」

 

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東正教會將日子改到了大齋期之前。由於在大齋期中不得吃肉,這一週又成為人們向肉食品告別的日子,只能吃雞蛋、牛奶與乳製品等食物,因此稱為謝肉節。

 

過了這一週,人們就會進入為期四十天的大齋期(Lent),因此,在這一週內,人們狂歡作樂。《聖彼得堡》的作者描述這一週是「在那段期間裡人們把自己賣給魔鬼以暴飲暴食度過冰雪覆蓋萬物的冬季。人們以無情的渴求和鬥毆慶祝這個節日。」

 

謝肉節每一年的日期都不盡相同,現在謝肉節的開始日期為每年東正教復活節前的第8周,日期和對俄羅斯的意義其實相當於中國的春節之於中國人了。2002年,莫斯科宣布謝肉節為城市節日之一,俄羅斯聯邦也在幾年後確定該節日為國定節慶。

 

許多當代俄羅斯藝術家以謝肉節為創作主題,舉凡布洛欣·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維奇(Blokhin Nikolay Dmitrievich)在1995年於列賓美院學習時的畢業創作《謝肉節》,以及謝夫楚科在2012年創作的《嘉年華》。

 

著名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即彼得一世,在位期間1682年—1725年)的父親沙皇阿列克謝由於要禁絕謝肉節發生意外事件,發布了禁酒令以及禁止盪鞦韆令,「不能動拳頭,不能盪鞦韆」,然而卻禁止不了自己的兒子。

 

順道一提,彼得一世在即位以後,發明了一種「全瘋癲、全滑稽、全醉酒大會」,位於莫斯科的宴會中午開席,一路延續至隔日清晨。「人們先用伏特加開場,隨後是以巨大玻璃杯端上的葡萄酒和啤酒。響亮的小號聲或禮炮齊鳴後是演說與敬酒。假若有任何人在筵席中使人不快,他們會被罰喝『雄鷹』,那是一只花紋華麗的巨大雙耳高腳杯,裝滿了一點五公升的伏特加,全都要一口飲盡。」據說他能夠一天喝下三十至四十杯葡萄酒仍然保持警醒。

 

 

參考資料:

1)《聖彼得堡》 作者:強納森.邁爾斯(Jonathan Miles

2)維基百科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術館至今為止的三波改革典範,分別是以「藝術品殿堂」為豪的「神廟時代」、以教育民眾美育為主的「學院時代」,以及現在以思考利用豐富館藏創造更多價值的「企業時代」。

 

在時代轉移中途,會經歷所謂的「典範轉移」,也就是由舊知識和價值觀組成的舊典範轉移到新知識、新人才和新的價值觀的新典範,並且以典範為基礎來做研究,可說,沒有典範就沒有學問。

 

由於感受到經營危機,所以古根漢美術館引進了加盟店的思維,在全世界各地尋找願意和他們合作的政府,用BOT的方式,由政府提供場地和部分資金,由古根漢美術館提供展品和設計分館以及提供商標,每個分館至少要付出2000萬美元的加盟金,且不包含完成場館之後的門票費用抽成,這個模式一開始在西班牙的畢爾包(一座工業城)獲得空前的成功,之後更擴散到柏林、威尼斯等地,台中之前也曾經試圖和古根漢美術館達成「台中古根漢」的合作協議,只可惜最後計畫胎死腹中。

 

古根漢美術館並不是收藏最多的美術館,所以他們和俄羅斯的冬宮(位於聖彼得堡)以及奧地利國家美術館簽約合作互相借收藏品異地展出、互相拉抬。以上兩個方式同時解決了收藏品不足的危機、展出場館不足的危機還有資金不足的危機,且讓古根漢的名氣更大了,但是在保守的美術界卻是掀起了一波驚滔駭浪,不但藝術記者們大聲撻伐,就連龐畢度中心的館長也在公開場合說出輕蔑古根漢的言論。

 

然而,第三波新典範逐漸形成主流,古根漢的做法雖不被同行在表面上認同,但是他們逐漸發覺自己也有著同樣的經營危機,因此開始展開類似的作法,冬宮和奧地利國家美術館借收藏品給古根漢外展;著名的羅浮宮美術館在阿布達比設立分館,允許該館使用羅浮宮的商標,並收取了十億歐元的權利金,相當於400億台幣!最後,就連龐畢度中心在香港的「西九龍計畫」中,也與古根漢美術館從原先的競爭關係轉向合作,龐畢度中心的館長更不得不當面和古根漢美術館館長克倫士道歉。

 

文化交流畢竟只是政治與經濟的幕後花絮與茶餘飯後,雖然尚不知道這個以功利主義為主軸的新典範的普及對於文化交流的影響是好是壞,但是不諱言的是,我們愈來愈容易看到在過去看不到的美術展品了!

 

在進入第三波的典範之後,眾美術館開始將經濟考量列入策展規劃,同時在館內設立了餐廳與商品販賣部門,以法國羅浮宮為例,這些部門為美術館帶入35%~50%以上的營收,可見十分有利可圖!

 

此外,由於明星美術館收藏量豐富卻沒處可展,然而有更多的無名美術館空有場館卻收藏不足,即使是當代藝術品的價格也有日漸昂貴的趨勢,過去是採取借展模式各館互相免費借出自家館藏,效益不彰,在第三波典範盛行的今日,這些均可使用金錢來「租借」,法國文字稱其為「捐助款」,英國文字稱其為「借展費」,美國文字則稱其為「權利金」,總之,美術館的新興賺錢模式由過去的B to C,進化到今日的C to C

 

這樣的模式有些許好處:(1)美術館的經濟危機得到解除,同時將美術館的名聲發揚光大(2)藝術品可藉由借展的機會得到修復和完善其資料(3)各國各地區的民眾可獲益於此種借展模式從而看到更多藝術品,達到美術館開設的教育目的。

 

然而同時也有一些壞處:(1)明星美術館和無名美術館的名氣差距愈來愈大,容易邊緣化一些沒有名氣也沒有太多金錢的小美術館(2)原本贊助美術館的官方可能因此收回補助款或者讓美術館轉型為民營或公辦民營(3)策展開始以民眾喜好為考量,不利於小眾藝術。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可豆,是一種植物,16世紀的西班牙人在阿茲提克人那兒發現了這種植物並帶回西班牙,阿茲提克人除了把可可豆作為一種貨幣之外,也把可可豆研磨之後加入胡椒喝下,當成是一種提神飲料。西班牙人一開始仿效阿茲提克人的喝法,但是在西班牙當地不受青睞。後來加入了砂糖與牛奶,讓這種飲料的口感變滑順了,也因此可可飲品開始大受歡迎。

 

來自中南美洲的可可豆品種是克里歐羅,做成的可可口感滑順,但是產量稀少,主要用來製作頂級巧克力;佛洛斯特羅是後來發現的品種,種植在西非,可抗蟲害,因此可以大量繁殖,但是口感不如克里歐羅,主要用來製造批量製造的巧克力;後來的人把兩種可可混種,兼具兩種可可的優點,就是崔尼塔利奧。

 

回來說說熱可可,在巧克力風靡歐洲、傳入法國之後,依據《甜點裡的法國》這本書的描述,1718世紀當時的人採用西班牙式做法,將「可可豆磨成粉溶解在水或牛奶中,在裡面加入砂糖、榛果粉或杏仁,也會加入香草、肉桂、雞蛋等食材,讓成品變得更加黏稠,再倒入巧克力壺,以附帶的棒子攪拌到起泡後再飲用。」在當時,巧克力與甜點也被視為是屬於女性的,且帶有性的意味。

 

在藥局老闆發明了固體巧克力之後,隨著比利時在1910年的萬國博覽會的展出,更進一步被推廣到平民階級,隨後,在英國由貴格會實業家發展成國民美食「Kitkat」,即使在戰爭時期熱度仍舊不減。在經過了數代的傳承之後,巧克力企業逐漸往整併的方向前進,然而,許多精品巧克力製造商仍舊回到中南美洲尋找優質可可豆,以製作出帶有特殊風味的優質巧克力,這是現在進行式。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關注中國的農民工的動向,目前我看了《低端人口》、《不存在的3億人》以及一部分《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的感想是,中國的城市經濟是由農民工的犧牲撐起來的。就我所知,中國官方一開始的政策是「先讓一部分的人口富起來」,並且以經濟手段作為鞏固政治的手段,但是為了快速促進經濟,中國政府在鄧小平開放經濟之後,在習近平時代經濟開始放緩,也因此,中國官方打出「一帶一路」,試圖將國內過剩的原料和勞力推展到全世界,順便換取政治影響力。

 

再到如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先不論這個官方說法是不是完全是事實,我相信,中國人比起開放經濟之前,的確更加富有,也有更多中國人變得富有。然而,這些富有的中國人多是中生代,剛開始開放改革的時候,那些沿海地區的原生居民,而像是三、四線的安徽和貴州等地方的人民,在城市的地位多是薪資微薄的雜工,不但薪資微薄,弔詭的是,生活費用也往往較高,比如學費、住房和醫療費用,由於非城市居民的農民工子女不能夠念當地的公立學校,但是為了子女的教育品質,他們還是會選擇將子女送去城市念書,所以只能選擇私校,再來是醫療,農民工沒有很好的健保和退休金制度,所以必須努力工作存錢。大城市的住房自然比鄉下貴上不少,有些人因此住得很差,比如住在廢墟或者是浴廁和床之間沒有乾濕分離的房間,許多人幾十年就是這麼過來的。而許多家庭,父母都在城市工作,把子女交給父母照顧,隔上一段時間才回家,也因此,許多未成年的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

 

雖然生活苦,但是許多像這樣的農民工還是願意留在城市打拚,因為在鄉下雖然有糧食,但是沒有錢,孩子不能上學,也因此無法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能去城市工作的人大部分還是會選擇留在城市。為了擺脫這樣的命運,這群無名的城市農民工只能仰賴政府總有一天徵收他們在鄉下的房產,像是買彩券一樣的希望。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的繁榮不可或缺,然而,中國官方卻以這群農民工為恥,習近平甚至說出「全面脫貧,全面小康」這樣的言詞,試圖掩蓋仍有幾億人的收入仍舊低於小康標準,甚至有許多黑戶口的事實,並且在城市大肆掃蕩這群低端人口,不免有些兔死狗烹之嘆,個人認為,中國已經摘完最低的水果,當是時候推廣全面優質教育了,一直不提升教育的軟體層面,仍舊停留在校舍興建與設備購置的硬體層面,且不注重改善農村學校的師資、設備和交通,厚城市而輕農村,這才是為何中國的鄉村人口一直擠向城市,造成都市蔓延的主因!

 

也先別說中國了,台灣也有類似中國的問題,而且同樣病得不清,重點是,如果不改善偏鄉教育與均質發展,一味地將資源投注於城市,就只會塑造一個痛苦的都市與貧窮的鄉村而已,而且讓許多腦力無法發揮。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低級教育》,裡面寫了一堆,提出來最重要的洞見是:「新經濟把教育訓練的成本移轉到勞工之上,因此企業可以花費比以前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好的員工,更慘的是,政府助紂為虐。」

而且,美國因為種族歧視嚴重,機會分配嚴重不均,且文憑掛帥,如果沒有大學學歷的少數族裔幾乎都領低薪,女性猶勝。所以會去就讀私立營利學院的主要學生幾乎都是黑人女性,時常因為經濟因素而輟學,所以最後進入這類學校來進修同等學歷課程,進而想讀大學和研究所,然而,學費高得驚人,需要靠向政府借貸來入學,學校名聲也被人所輕蔑。

不過,即使是處於頂端並且有傳統大學學歷的白人男性,也逐漸為新經濟轉嫁給勞工的成本所苦,甚至得去集中教育營隊進修更高階的課程以助於工作,然而公司未必會買單他所修習的課程費用。總之,我對於這本書的想法是,所謂的新經濟,也就是零工經濟,只能幫助少數的個人,卻苦了多數人,讓多數人陷入更貧窮的困境。

這也是美國目前的問題之一,放任市場經濟自由發展只會造成員工需要不斷地自我進修,然而許多企業並不幫他們的教育訓練買單,而是要求政府給予補助或是僅僅提供借貸,這是不公平的,何況這些學貸甚至可以打包起來賣到二級市場,讓不相干的別人便宜買下並且有資格去暴力討債,這簡直是一種劫貧濟富!!

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藉由政治力和政治活動來解決問題,問題在於,我覺得她的想法就是在革命,革命很難不流血,然而不革命,頂層商人的各種劫貧濟富的點子只會讓大部分的人愈來愈窮而已。

台灣雖然教育便宜、教育品質也算優質,可是新經濟帶給員工的衝擊依然未變,我們仍然得花時間去進修,有些課我們還是得自己花錢上也拿不到補助,這些成本應該是我們所要承擔的嗎?我的答案是,不是,政府必須施壓企業提供給勞工進修補助,不然老闆實在賺太多了。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聖彼得堡:權力和欲望交織、殘暴與屠殺橫行的三百年史》第14章,目前史達林與希特勒的狼狽為奸導致列寧格勒的慘烈,然而不幸的是,戰爭並未讓列寧格勒陷落,而是成為寒冬中的持久戰,寒冷到一個人在車站旁坐下來休息,能讓一個行人回憶,在她無數次經過車站的那兩週之間,「他還是坐在那裡。」

因為缺乏食物,人民大量地死去,活下來的人吃屍體,或是為了進食而殺人,或者只能吃摻著建築物灰燼的麵包,烘焙師傅為了節省麵粉不得不摻進這些材料,肉凍是用木匠的膠水煮成的,味道一樣,因為膠水也是由動物的皮和角熬煮得到的。

看完這個章節,我覺得史達林真是一個連用惡魔來形容都還稍嫌仁慈的人啊,看到這樣的故事,真為俄國人感到悲傷,因為他們一心信任的每個政治領袖從來都沒有為他們著想過。要掩飾一個時代悲劇的最好方法,就是製造更大的時代悲劇,所以想來俄國人自那時開始已經原諒了羅曼諾夫家族,也應該覺得現代的俄羅斯領袖普丁相較於史達林,簡直就是來自上帝右手邊的仁慈大天使。

歷史通常用來提醒那些正幸福快樂的人們已經遺忘的所有事物,看歷史雖然感覺各種痛苦,但是如果連看歷史的人都會感覺痛苦了,那些當時經歷這些歷史的人豈不是更痛苦?20世紀的悲劇殷鑑不遠,希望戰爭永遠不要再發生,希望人們永遠幸福快樂。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寫閱讀心得,大概是最近都沒有真正去看一本一手知識書,也許是沒時間,也許是因為我管理時間能力的不足,無論如何,最近同樣有買書,只是還沒看,今天總算可以好好看書,那麼,事不宜遲!就開始這本書的讀書旅行!!

2020/12/29
會對這本書有興趣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我對商業和美學都有興趣啊~~雖然我沒聽過「寶琳 • 布朗」(本書作者)這個名字,但看她的履歷落落大方,應該在北美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目前我連前言都還沒看就已經OS這樣多,可見「美學」這個主題多麼具備豐富性。

「美學」,在英文有「Aesthetic」和「Esthetic」兩種習慣拼法,本書作者選擇前者,創造出「美學智慧(Aesthetic Intelligence)」這個名詞,並稱其為「另一個AI」作為她對美學智商的定義。是了,機器人在現在已經可以創造出擬真的藝術品,然而,機器人真的有欣賞「美」的眼光嗎?此「AI」與彼「AI」之間的戲謔衝突之處,令人莞爾。

作者另一個想談的是商業,以及個人美學如何應用於商業的方法,並稱其為「企業策略的關鍵要素」,說到這裡,就讓我想起過去經歷「失落二十年」的日本,是如何應用美學於商業塑造產品,從而振興旅遊產業,我懷疑本書作者要提「文創」或是類似的事物,然而,這條路台灣正在走,以我個人意見,覺得走得不甚順遂,或許也源自於台灣不到位的美學美感教育?但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關於提升美學智商的練習,作者提及四點:「調諧」、「詮釋」、「清晰闡述」、「策展」。美學是懂得如何取捨,因為可可 • 香奈兒說了這麼句話:「優雅,是懂得拒絕。」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sandbookcity.wordpress.com/2020/02/25/%e8%a9%95%e8%ab%96%ef%bc%9a%e3%80%8a%e8%83%a1%e8%8b%a5%e6%9c%9b%e7%9a%84%e7%96%91%e5%95%8f%e3%80%8b/

 

史景遷是著名的中國近代史學者,寫過《追尋現代中國》系列、《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等膾炙人口的歷史鉅著,他擅長使用說故事般的迷人筆法陳述歷史事件,將讀者帶進歷史的黑洞並從中獲益。這本《胡若望的疑問》也是他的作品之一,史景遷得到法國籍神父傅聖澤的手記,從而開啟這篇故事。

整本書圍繞在中國人胡若望以及法國籍的耶穌會神父傅聖澤之間,他們之間屬於僱傭關係,傅聖澤需要一位中國抄寫員幫助他抄寫中國典籍,恰好胡若望識字能寫,又是一名虔敬的基督教徒,他的夢想是如同上一位遠渡重洋的中國人樊守義一樣謁見教宗,帶著榮耀與銀子回到故鄉。

胡若望是毛遂自薦,即使傅聖澤對他不甚滿意,卻沒有更適合的人選,於是談好月酬,幫他添購了一身體面的衣物後,就帶著胡若望與仔細打包的十一箱中文書一起登上此行的法國船隻——孔蒂親王號,前往歐洲。

對於傅聖澤來說,選擇胡若望作為旅伴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因為他認為胡若望並沒有善盡職責,從胡若望在孔蒂親王號的種種舉動便可看出,他生病暈船、不服從指令、不懂法文、妄想和歐洲人平起平坐,以及沒有抄寫多少本書,有時還拒絕抄寫,種種舉動都讓傅聖澤更認定胡若望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然而,傅聖澤認為,他還是對這位中國助手十分寬容,他讓他衣著體面,穿歐洲的服飾如同歐洲紳士,並給他豐厚的薪酬,他只要胡若望做好他的工作——抄寫中國典籍。

然而,胡若望的一再抗命與各種奇怪舉動消磨了傅聖澤全部的耐心,傅聖澤先將胡若望交給一個家庭看顧,最後更將胡若望送進法國的夏宏通醫院,同時,傅聖澤找到了另一位中國人幫他抄寫典籍,這樣一來,他再也不需要胡若望了。

此書描述了清朝時代的教士活動與他們和中國人的微妙關係,並寫出了人性,不論好或壞。史景遷在前言如此說:「即便我認為我成功批判了他,但就某方面而言,他仍然是勝利的一方。」傅聖澤精心保存了所有的資料,即使某些文件內容對他不利,作者不認為傅聖澤對待胡若望的方式是對的,然而,也因為傅聖澤的資料,作者才得以作出如此判斷。

被關了兩年半左右以後,胡若望被另一位教士從夏宏通醫院拯救出來,並順利地回到故鄉中國,他向教廷傳信部的傳教所向在地的神父要回傅聖澤允諾卻不曾給過他的銀子,隨後買了一身華服與母親和兒子返回離廣州不遠處的故鄉。

喜劇收場,可不是?

(2020/02/25,慕沙筆)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別人說我眼裡只有你,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不對的,如果我們只為他人而活,由他人的眼光來看自己,那勢必會走向滅亡一途,因為,人有私心,看自己總是寬容的,看別人總是嚴苛的,總是喜歡對別人雞蛋裡挑骨頭,卻看不見自己眼裡的樑木。

我們恨不得別人死,自己活,可是別人死了,你真的能活嗎?不會。少了優秀的別人,你永遠不會進步,少了差勁的別人,你永遠會自卑,何不讓優秀與差勁並存呢?自以為聰明,總有別人比你更聰明,自以為優秀,總有別人比你更優秀。如果你不優秀,何妨當襯托別人的那一個,幫助別人爬到頂端呢?搞不好他感激你,會回頭來拉你一把呢?

所以,當個明星也好,當個螺絲釘也罷,我們都是社會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少了明星,小螺絲釘能做什麼?少了螺絲釘,明星能做好他的工作嗎?這世界上的人本應互相幫助,而不是互相傷害。

如果我身處囚犯困境,我會選擇說實話,因為,即使我會被關更久,但說謊的那個人說不定會感到愧疚,照顧我的家人呢?說不定我被發現是冤獄,還可以得到鉅額國賠呢?就好像保險的概念,照顧的是家人,不是自己。我們不是只有個人,今天少了一個你,還有你的家族,如果你不能照顧你的家族,寧願沒有你。

這是我的哲學,懂了嗎?良性競爭總比惡性競爭有更多的綜效。

下一次被關了,不要屈服於警察的誘導,一定要說實話,不能說謊言,寧可相信別人,也不要讓別人對你失望,寧可光明正大的挑戰對手,也不要背後說話陷害人,因為,傷害你的,通常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以為的朋友。今天你怎麼對人,來日別人就怎麼對你,而且通常是朋友害你,不是光明磊落的敵人。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