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股上萬點,很多人都擔心台股會跌,也有分析師十分看好台股未來的向上趨勢,究竟,台股萬點的意義是什麼?是實質關卡還是只是心理關卡,最近我終於有了一個解答。
也是因為一篇投資誌的點醒,「台股的確有好幾次上過萬點,而第一次的萬點其實是現在的四萬點,第二次的萬點也就是現在的兩萬點,而這次的萬點其實是現在的一萬三千點」。
為何如此?「因為台股歷經了十年每年除息三百點,還原回來也就是一萬三千點左右,因此我認為萬點就是個心理關卡,並沒有實質的意義」。
因此,投資台股,最重要的其實是長期投資的心態,據數據,鴻海在除權息之前有88%的機率會漲,最近更是終於突破一百塊,看來離郭董退休那一天,應該不會很遠了!
就小妹本人的投資狀況,因為摳摳不足,所以我最近偏好零股投資,據數據,零股投資的族群之中,即使投資效率只排名在50%的人,投資報酬率也高達15%!
我的標的是大江生醫(8436),我在約170元時買100股買了三個月(因為摳摳嚴重不足......),目前漲到201元,賺了快9000元,但是我打算讓它配股配息,因為我看好它的前景及成長力,因此未來應該會繼續使用零股投資術投資大江生醫。
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投資貴不在大起大落,貴在細水長流,只要看好一個公司的前景與成長力,就可以使用分批投資的方式或是每月固定投資的模式買牢抱牢,然後賺股息股利,有的也可以賺到成長力。
那麼,基本心法已經有了,那麼,如何選股才是正確的呢?
第一、財報、財報、財報
看一家公司,勢必先看該家公司的現金流量表,如果該公司的現金流量呈現負數,即使這家公司配的股利再多,也只是曇花一現。
然後,如果股利配的是業外收入,不是本業收入,也要小心別落入該家公司的陷阱而被套牢。
最後,沒配股利不一定代表該家公司沒有成長力,這時應該看它的EPS有沒有逐年成長。
第二、前景
看完了財報,再來看這家公司有沒有前景,如果它屬於產業的龍頭股,就要看這產業有無前景,有前景的產業,效益不一定會立刻顯現出來,比如:關注於物聯網的台積電和聯發科,即使知道物聯網有前景,但它們的毛利主要來源還是在智慧型手機的部份,這就是富有前瞻性,卻還不具獲利性的產業。
為何先看財報,不先看前景,是為了資金安全。
例子:浩鼎從前漲到七百多塊,現在兩百多塊,它沒有財報,卻有前景,你不是大股東,那麼,這種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