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關注中國的農民工的動向,目前我看了《低端人口》、《不存在的3億人》以及一部分《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的感想是,中國的城市經濟是由農民工的犧牲撐起來的。就我所知,中國官方一開始的政策是「先讓一部分的人口富起來」,並且以經濟手段作為鞏固政治的手段,但是為了快速促進經濟,中國政府在鄧小平開放經濟之後,在習近平時代經濟開始放緩,也因此,中國官方打出「一帶一路」,試圖將國內過剩的原料和勞力推展到全世界,順便換取政治影響力。

 

再到如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先不論這個官方說法是不是完全是事實,我相信,中國人比起開放經濟之前,的確更加富有,也有更多中國人變得富有。然而,這些富有的中國人多是中生代,剛開始開放改革的時候,那些沿海地區的原生居民,而像是三、四線的安徽和貴州等地方的人民,在城市的地位多是薪資微薄的雜工,不但薪資微薄,弔詭的是,生活費用也往往較高,比如學費、住房和醫療費用,由於非城市居民的農民工子女不能夠念當地的公立學校,但是為了子女的教育品質,他們還是會選擇將子女送去城市念書,所以只能選擇私校,再來是醫療,農民工沒有很好的健保和退休金制度,所以必須努力工作存錢。大城市的住房自然比鄉下貴上不少,有些人因此住得很差,比如住在廢墟或者是浴廁和床之間沒有乾濕分離的房間,許多人幾十年就是這麼過來的。而許多家庭,父母都在城市工作,把子女交給父母照顧,隔上一段時間才回家,也因此,許多未成年的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

 

雖然生活苦,但是許多像這樣的農民工還是願意留在城市打拚,因為在鄉下雖然有糧食,但是沒有錢,孩子不能上學,也因此無法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能去城市工作的人大部分還是會選擇留在城市。為了擺脫這樣的命運,這群無名的城市農民工只能仰賴政府總有一天徵收他們在鄉下的房產,像是買彩券一樣的希望。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的繁榮不可或缺,然而,中國官方卻以這群農民工為恥,習近平甚至說出「全面脫貧,全面小康」這樣的言詞,試圖掩蓋仍有幾億人的收入仍舊低於小康標準,甚至有許多黑戶口的事實,並且在城市大肆掃蕩這群低端人口,不免有些兔死狗烹之嘆,個人認為,中國已經摘完最低的水果,當是時候推廣全面優質教育了,一直不提升教育的軟體層面,仍舊停留在校舍興建與設備購置的硬體層面,且不注重改善農村學校的師資、設備和交通,厚城市而輕農村,這才是為何中國的鄉村人口一直擠向城市,造成都市蔓延的主因!

 

也先別說中國了,台灣也有類似中國的問題,而且同樣病得不清,重點是,如果不改善偏鄉教育與均質發展,一味地將資源投注於城市,就只會塑造一個痛苦的都市與貧窮的鄉村而已,而且讓許多腦力無法發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慕沙 的頭像
    慕沙

    沙之天地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