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剛看到這本書的68/600頁。我認為,鄧小平比起其他共產黨人,是一個十足十的務實主義者,這樣的人為何最後會擁抱一點也不切實際的共產主義,甚至成為共產黨的要人,我覺得有以下因素:

(1)鄧小平被資本主義拒絕,因為他沒有錢。

(2)中國當時勢力太弱,外國人歧視中國人。

鄧小平因為上述兩股力量的拉扯,導致他的知識來源都是中文與中國人,因為他在旅法期間都在工作求生存,因而並沒有學會法文。

(3)鄧小平的聰明同志(如:周恩來)紛紛看出資本主義的缺陷就是唯物至上,毫無人味,中國人最講究人情味,熟悉賒帳與祭祀公業的運作,這兩樣東西本質上就是共產,中國人熟悉共產,所以能接受共產主義,反之,資本主義對於中國而言才是新事物。

(4)鄧小平本身的能力讓他嶄露頭角,但是他的務實個性又讓他成為一個執行者,而並非過早成為一個規劃者,這一點的好處在,他因為認知自己知識不足,因此會虛心學習,因而成為一個基本學理豐富而不是半瓶水的領袖。也就是說,他是一個真正了解共產主義的人。

(5)共產主義有其較資本主義優越的性質,因為馬克思是一個窮學者,所以他務實與幻想兼具,《資本論》是一本對窮人有益,對於富人卻有害的書。它初期的論調很單純,就是拿富人的錢去補窮人的不足。但是對於如何進行的手段卻沒有詳細介紹,這是因為馬克思在還沒完成這本書以前就死了,一個不完整的好理論對於政治而言,比一個已經完成的爛理論還要糟糕。共產主義並非不好,而是因為它從來沒有被完成,因此才那麼危險,不然就理想和架構而言,我認為共產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鄧小平的優秀,就在於他的務實,他用務實補足了共產主義的幻想部分,我認為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慕沙 的頭像
    慕沙

    沙之天地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