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日第一次知道了文科生思維和理科生思維這回事,我想,我的思維模式畢竟是偏向文科生,不是說我完全不用數字,也不做實證,而是說我決策的速度經常太快,以致於腦袋的思考無法跟上情感,不知覺間理性就會隨著感性行事,而不是相反。

所以,我自認自己更偏向於一個感性主義者而不是一個理性主義者。

這樣子沒有特別的不好,但也沒有特別的好,沒有不好的原因在於,因為我看不到世界的真相,所以即使別人過得不好,我還是照常過我的生活,不會因為世界上少了一個人或多了一個人而感到有什麼不一樣。沒有特別好的原因,同樣是因為我看不到真相,所以我不會比那些看到了真相的人更掌握真相,因此也握不到先機。

我也認同,人類不屬於一個完全的理性主義者與一個完全的感性主義者,他們一向是兩者的綜合體。也因此,若你剛好自認感性,別在意你一輩子都弄不懂數字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其實你有潛質,只是尚未發掘。

最厲害的是,能夠精準掌握何時該理性、何時該感性的人。通常,要做到這一點,不只有你一人的才情,而是背後一群人默默的思維。像是假粉絲、假帳號、選舉、任何動員以及議題的操作等。也就是利用一般人捷思法的精妙所在。結果可能是皆大歡喜,也可能是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總之,是個風險度很高的思維方法。

「操作假帳號」、「動員數字灌水」這一類的議題,自從網路開始發達以後,很容易出現在各大網路平台和報章雜誌的討論中,自從開始寫部落格以後,最近我更後知後覺地觀察到,台灣現在已進入一個「付錢在網路上操作議題」的新時代了。這件事代表的是,我們已不能輕易地在網路上找到真正有前瞻性的中立資訊,因為現在許多盛行的網路文章往往是一種意識型態的操作。

也因此,我們更需要好的閱讀習慣幫我們建立思維架構,再把網路資訊用架構過篩,然後才能站在更高的視野批判事件與發現更好的解決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慕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