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參加了一個專業講座,和建築相關,又在建築之前,專業術語稱這種專業為「Pre—design」。
Pre—design,顧名思義,就是「設計前」,在建築學的定義就是:對建築設計的前提條件進行設計和整理。
講者林與欣在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以後,負笈前往日本東北大學讀研究所,學習建築設計專業,師從日本建築計畫學者小野田泰明。
大學時代修過電影學的課程的林與欣認為,建築業就和電影業一樣,需要整合多種專業,建築師就是導演,建築計畫者則像編劇。
林與欣講師歸結出建築計畫的特質,分別是:聯結社會和作品、整理設計的多種條件,以及插入空間的元素。建築計畫者的工作從案主開始想要一個建案開始,途中的整理、設計、建設和之後的管理都可以一手包辦,如果可以,講者希望可以以一條龍的模式進行。
講到這裡,大家是否還是有些似懂非懂呢?
以各種案例為輔,講者羅列了四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東北大學建築計畫團隊所經手過的一個案子:仙台媒體中心。
在開始講案例之前,講者的PPT先探討空間。
空間沒有形狀,卻不只是容器,和主體緊密相關,並且無法被定義,是事件和事件之間的立場,有如星星和宇宙之間的關係。
而有人則認為,當一個空間畫進人類,才有意義和活動。
應該是建築學上的宗師,維特魯維列出建築的金三角:實用、美觀與持久。後人則又加上:空間、形,與系統。
在建築計畫學中,又有兩個術語:「行為設定」與「活動系統」。行為設定是「自然發生的行為」,而活動系統則是「被文化習慣制約的行為」。
在空間裡面會有什麼?這是建築計畫的核心思維。他們的工具:Program,就可以用來解決此問題。
計畫者的意圖就在於:讓機能在沒有牆的地方發生。
關於仙台案,業主一開始要求的是「分開的空間為四等份」,然而,計畫者們後來發現空間的性質其實是相似的,所以最後的設計圖出來時,把原本四等份的空間更換比例,讓它們之間可以互相滲透,讓界限不那麼絕對,並用工作坊連結。
建築計畫者,或說小野田的團隊的建築計畫戰略是:1)提供最新的知識 2)打造節點而非終點 3)釋放障礙。
但是如何使用呢?小野田等人以溫差天氣圖的概念,提出一個名為「人間天氣圖」的工具,並且比較不同建築在此天氣圖上的顏色,這個因為太深奧,筆者也聽不懂,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參考小野田泰明的作品及論文。
總之,研究目的就是為了「以流動的空間創造可能性」,讓空間充滿透視感,使用者進入建築時,先是看到整體,再來是小東西,最後成為透明。人與空間之間因而產生對話。
竣工後的仙台媒體中心因為擁有大空間,所以可以舉辦多種大型活動,舉凡塞滿人潮的演講、將相撲表演從戶外搬進室內、靜謐的展覽會,以及集思廣益的討論會。
第二個案例也是是講者有參與的案子,地點在福島縣,先賣個關子,下一章再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