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印度人的光明面,今天來說說印度的黑暗面。
種姓制度是印度的不可說,雖然現代印度很多人覺得種姓制度已經不在存在於他們的生活,但是事實上,據印度尤的觀察,種姓制度還是存在的。
如何個存在法?在印度的台商之間口耳相傳,當你來印度雇人,千萬別找種姓太差的。同樣地,當印度人要結婚時,種姓問題也突然間會浮出檯面,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因素。
而對於位於種姓低階的人自己又怎麼想呢?印度尤的回答或許可以稍稍解答一下我們這個疑問。
她曾經去採訪一個新德里內最糟糕的貧民窟──新德里的垃圾場。生活在那裏的,是所謂的「UNTOUCHABLE」──賤民階級。住在那裏的人,以垃圾場為家,以垃圾為生,以清掃為工作,在他們的眼裡,垃圾場內沒有一件無用之物。令印度尤意外地,在那裏的人,認為自己與外面的人沒有甚麼不同。垃圾場的外面是一個五星級大飯店,從垃圾場內可以清楚看見外頭,然而外頭的人看不見他們。印度尤後來了解到,「困難的不是叫他走出去,而是叫他不要留下來」。大人已被定型,但小孩還有機會,還存有上述的觀念,實在要命。對於外頭的人來說,他們需要這些賤民,卻又不想看見他們,所以賤民在新德里又存在又不存在,因為外頭的人是看不到他們的。那時印度尤的攝影師是國王階級,然而因為工作的緣故,也一起進了垃圾場,留下一幀珍貴的合照,對印度尤來說,裏頭有賤民、國王階級、過去是賤民但擠身菁英階級的NGO創辦人,以及她這個沒有種姓制度轄制的外國人,是一張十分有意義的照片。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賤民階級或者貧民窟都生活在那樣糟糕的生活環境,有些貧民窟有電視有冰箱,也賣牛皮製品為生。同樣地,賤民階級的菁英份子在印度也開始出現。
印度尤給我們看了一段影片,是一個賤民階級出身的老師的採訪紀錄。那個老師對於種姓制度是厭惡的,他生來是賤民階級,雖然靠著自己的力量擠身菁英,然而從他的話裡可以發現,種姓階級還是存在於印度社會,只是隱藏了,隱遁了,變成一種「Digital discrimination」,甚至是偽善的。
影片也出現一個敬拜印度宗教的賤民階級女人的影像,對她來說,種姓制度其實是人造成的,而神還是良善的。後來印度尤問她:「如果沒有種姓制度,妳會想做甚麼?」她回答:「嗯......在銀行打掃似乎還不錯的。」在印度,賤民不准踏入銀行。
另個例子是賤民階級出身的印度新科總統柯文德。印度尤認為,只要印度還是對賤民的相關議題如此重視,就代表社會其實還未脫離種姓制度的挾制。
牛是印度的聖獸,然而印度的穆斯林因為宗教信仰的因素吃牛肉,印度的賤民因為被排除在階級之外,所以也吃牛肉。印度尤說,之前加爾各答發生了好幾起攻擊食牛者的攻擊事件,於是加爾各答的賤民們把牛的屍體堆在廣場上,也不處理它們,任由其腐爛發臭,為他們的抗議手段。
還有一位賤民出身的法官向NGO抱怨,他雖然貴為法官,然而卻沒有身為法官的一切服務,比如:其他法官有助理,他沒有;每天早上有女傭幫其他法官端茶送水,他也沒有。後來他以這些理由向法院投訴,沒想到負責審判這件事的卻是其他高種姓的法官,所以後來他被判停職三年半。
再來是身為非賤民的低種姓人們。在印度,身分證上是可以把種姓完全移除的,像是印度尤的現任攝影師就如此做,然而,人們還是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知道你的種姓,比如說,問你爸爸的名字,以得知你的種姓是甚麼。爸爸的問完,再問其他親戚的名字,總是會問到他想知道的答案。
然而種姓制度雖然深植人心,在現代的確有慢慢在淡化,只是甚麼時候會被完全移除?時間或長或短?我們不知道。
還說到印度強暴犯的問題。
印度被譽為「強暴最盛行的國家」這點,印度尤不同意。她也不太贊同《印度的女兒》這部影片,因為她認為,強暴犯的觀念本來就是有偏差的,若是一昧聽從強暴犯的話,是偏頗的。而她的PPT出現一段統計數字,裏頭提到,以強暴案和總人口數來比較,其實台灣的強暴案比印度的多了27倍。自然,不管單純地認為「印度就是強暴犯的國家」或者「印度的強暴案比台灣的密度少」這兩點,都是一種可怕的想法,因為受害者和加害者畢竟都是人,以數據單純解讀或是單純的刻板印象,都是不公義的行為。
最後一段,因為中途出去上廁所,所以沒聽到,回來時就Q&A了QQ
最後是Q&A。
第一題是貧富差距和種姓制度會不會成為社會暴動的原因。印度尤的答案是:會。印度的製造業發展並不完備,不能提供很多工作機會,再加上有賤民和低種姓的保障名額,所以可能會讓其他種姓的人們心生不滿。
第二題是有聽眾在貧民窟的照片裡看到小衛星,想請問是怎麼一回事?印度尤的回答是,印度人是個很會沒路找路的民族,所以貧民窟裡的小衛星應該是裡頭的人自己安裝的,印度偷電的情況也是很普遍。
第三題是有一個女生說,她朋友去印度搭嘟嘟車,一開始司機說前方路不通轉方向,後來又遇到假警察,後來又被騙去假旅行社被迫買下一堆商品,她想請問,司機為何不乾脆拿一把刀子架在客人脖子上,而是要用這麼迂迴的方式騙人家錢?這題印度尤的回答是,這就是他們的民族性,印度不常搶劫,但是很容易發生偷竊案和詐欺案件,對於印度人來說,你的包包若關好就沒事,但是若出現一個小縫,他不拉開就是對不起他的列祖列宗。印度尤還說,在印度坐車,心志要很堅定,要去哪裡就是哪裡,不管司機說前面路不通、你要去的地方今天沒營業,甚至是沒有這個地方,你都要堅持你原先的地址。
第四題是印度尤對於印度高等教育的看法是甚麼?印度尤的回答是,印度公立學校品質參差不齊,所以有點錢的家長無不把小孩送到私立學校,在印度,最有名的學校是IIT和IIM,前者是培養工程師大學,後者是培養CEO和管理人才的大學,兩者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學。有一家名叫「AMITI」(音譯)的大學,是印度富二代去念的,想要認識印度富二代的人不可錯過喔!
最後一題是如果要去印度做生意的話,要注意甚麼事情?印度尤的回答是,你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他們那張嘴。印度人說的每一句話,你都需要去驗證,若台灣人說六十分的其實是一百分,那麼印度人說一百分的往往只有六十分。不過她也認為,不管是和誰貿易往來,找到對的人,並願意留下來,都是困難的,在印度尤其困難,因為大家都要好的人才,所以他們常跳槽。
最後跑去買印度尤的書請她簽名並合照,印度尤有個FB粉專,叫做:印度尤神遊印度。喜歡印度尤的或者對她的文章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加她粉專,她說她現在非常缺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