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andbookcity.wordpress.com/2020/05/18/%e8%a9%95%e8%ab%96%ef%bc%9a%e3%80%8a%e7%8e%ab%e7%91%b0%e7%9a%84%e5%90%8d%e5%ad%97%e3%80%8b/
作者安伯托•艾可是一位義大利人,他是一個大學教授,任教於都靈大學,他於2016年2月19日於米蘭逝世,然而,他在這之前已留下許多精采的作品,《玫瑰的名字》是其中之一,以第一人稱描寫豐富學養與想像揉合成的中世紀修道院生活。
我一向感興趣關於中世紀的種種,那是一個傾頹的世紀。我試著從圖書得到關於中世紀的種種印象,在中國,那約莫是豐饒的盛唐時代。
在西方,世紀陷入了教會的一言堂,然而,教會有錢有勢,培養出許多極富涵養與學識的教士與修士,他們求知若渴,同時,各流派為了彼此的學術競爭,因此「圖書館」這個場域儼然成形,教會蒐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圖書,其中不乏基督教會當時最大的敵人——穆斯林的各種作品。
反觀,中國一向有知識審查的傳統,因此在學術上顯然不如西方自由奔放。或許該說獨尊儒術限制了中國人對知識的所有美好想像?或許該說西方人就是天性浪漫勇於冒險犯難?
回頭回來本書的場域,這是一個已被大火隳盡的全方位巨型圖書館,一個藏書甚豐、前有亞歷山大圖書館,後無來者的一個、當代哲學家夢寐以求的知識場域……
而本書的重心,則環繞於書,天下惟有一本,它是一本連飽學的教士與修士都渴望的一本知識文集。然而它卻是有毒的,書頁浸滿劇毒再風乾,再沾水即又成劇毒,有如一樣極厲害的殺人武器,死在它手上的前人多不勝數,後面來者前仆後繼,只為汝名——知識。
主角是幸運的,他保住了性命,他當時仍沉溺於世俗,然而他因此保住了心性!第二主角是不幸的,他保住了性命,他卻失去了寧願豁出性命也要保住的書籍,劇毒又甜蜜的知識。
長大以後發現,即使超越了酒色財氣與功名利祿,仍然有事物能誘惑一個人。中國人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今日我們大多數人閱讀知識想圖求的離不開酒色財氣與功名利祿,然而,您們可曾為單純求得知識這般癲狂?在傳統中國文化裡,知識常常不過就是一個求得榮華的工具,然而,在這本書中,我看見了有人能為求知識而求知識,為書而書,即使,他們仍然不能脫離深沉的欲海,仍舊沉浮。
(2020/05/18,慕沙筆)
留言列表